
一、計畫緣起
鄭成功(1624年---1662年),祖籍福建南安人。
於日本九州平戶島出生,父為鄭芝龍、母為田川氏,原名鄭森,安明儼,號大木。
後由南明唐王隆武帝賜國姓朱,名成功,故又稱國姓爺。
鄭成功在明朝覆亡之際高舉反清復明的旗幟,抵抗清軍十幾年,最後東征臺灣,
攻擊當時在臺灣南部的荷蘭東印度公司之軍隊。在臺灣實施郡縣制度,分兵屯田,開發臺灣,
流傳下了眾多極富傳說色彩的活動遺跡和傳奇故事。
鄭成功入台後,設置承天府,置天興、萬年二縣,設安撫司於澎湖,戍以重兵,總稱臺灣為東都。
為紀念故土,改稱熱蘭遮城堡為安平鎮。同時實行屯田政策,令數萬軍眷隨軍赴各地大力墾荒。
但隔年鄭成功因不慎風寒,於永曆十六年(西元1662年)五月初八病逝,得年僅三十九歲。
爾後,其子鄭經、孫鄭克爽前後治理臺灣22年。鄭氏祖孫三代治理臺灣,獎勵生產,發展貿易,開辦學堂,
開科取士。這些措施,在臺灣歷史上奠定了以漢人為主的移墾社會,史稱「明鄭時代」。
本協會為追懷鄭成功開疆拓土之功勳,特整合鄭成功各項史料,以泉州、漳州、廈門與鄭成功相關之史跡,
規劃出「鄭成功足跡之地文化巡禮暨安平首航尋根之旅」,做為首次直航鄭成功文化深度之旅的導覽路線,
塑造深度旅遊體驗,引導民眾探索與認識,串連兩岸之鄭成功文化、史跡、產業、配合點心小吃、傳統行業、
人文掌故、以豐富本次活動之內容。本計畫將以專人解說方式進行,一方面追懷鄭成功創造功業之歷史之路,另一方面喚起社會大眾對歷史文化資產的認識與認同。
本協會組織章程:宗旨之一明示“還原閩台歷史經貿文化原貌,重塑兩岸友好往來雙贏的嶄新航線”
其方法乃以歷史文化論述切割政治存異求
同議題,擬定兩岸直航試點,研議“台南市安平港與南安市石井港”之可行性分析,
首先藉此活動邀請兩岸學者專家及相關業者座談,提供具體方案,裨益兩岸政府早日進行直航規劃。
二、計畫目標
1、冀透過此活動之規劃,使參與民眾能夠更深入地瞭解兩岸的歷史經貿關係。
2、串聯兩岸各地之鄭成功文化資源,藉此推動文化保存之經驗交流。
3、召開石井—安平直航試點座談會,凝聚民間力量,務實市場經濟法則,
協助兩岸政府建立經貿文化合作機制。
三、計畫內容:
1、辦理時間:97年7月25日~ 7月30日
(一)文宣方式
1、召開一場次「2008鄭成功足跡之地文化巡禮暨安平首航尋根之旅」宣傳記者會。
(二)報名方式
1、本活動計招收440名,每人團費15,000元
(含船票、五天旅遊食宿、碼頭清潔費、導遊司機、行李小費)。
2、報名日期:即日起至5月15日截止。
3、報名方式:將報名表傳真或E-mail方式報名。
傳真號碼:06-2232450
E-mail:lk1992@lk1992.com.tw
服務電話: 06-2221727
聯絡人:台南辦事處負責人 呂偉正 0915-261077